<rt id="wp5ec"><meter id="wp5ec"></meter></rt>

    <cite id="wp5ec"></cite>
      1. <tt id="wp5ec"><noscript id="wp5ec"></noscript></tt>
        所在位置: 首頁 > 法院資訊 > 發布會實錄
        人民法院智慧法院建設工作成效新聞發布會
        • 來源:最高人民法院
        • 發布時間:2022-10-13 14:30:36

          時??間:2022年10月13日(星期四)上午10:00

          地??點:最高人民法院全媒體新聞發布廳

          出席嘉賓: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主任                            許建峰

               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副主任                         陳奇偉

               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總工程師                     商成林

          主?持?人:最高人民法院新聞發言人                               李廣宇

          發布內容:發布人民法院智慧法院建設工作成效,并回答記者提問。

        直播地址

        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主任  許建峰

        各位記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法院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圍繞司法為民、公正司法,推動法院工作與現代科技深度融合,建成支持全國四級法院“全業務網上辦理、全流程依法公開、全方位智能服務”的智慧法院信息系統,創新糾紛解決和訴訟服務模式,促進審判執行工作高質量發展,構建互聯網司法新模式,有力推進了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

          下面將從五個方面簡要介紹智慧法院建設工作成效。

          一、建成智慧服務系統,讓司法服務觸手可及

          人民法院切實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為人民群眾提供集約集成、在線融合的司法服務。

          一是建設人民法院調解平臺,支撐構建在線多元糾紛解決新格局。發揮平臺集成主渠道功能,打破部門、區域和層級信息壁壘,構建“法院+”多元糾紛解決體系,廣泛匯聚人民調解、行業專業調解、行政調解、基層干部、網格員等解紛力量,推動建立自上而下、全面覆蓋的“總對總”多元解紛機制,為當事人提供菜單式、集約式、一站式解紛服務。截至2022年9月,全國四級法院以及9萬多個調解組織、35萬多名調解員入駐平臺,為當事人提供在線解紛服務,平均每個工作日就有幾萬件糾紛在平臺進行調解,讓大量矛盾糾紛預防在源頭,解決在訴前。

          二是全面推廣人民法院在線服務,做到訴訟服務全天候。研發上線覆蓋四級法院的“人民法院在線服務”平臺,提供立案、開庭、送達等在線服務,老百姓辦理訴訟事務可以全流程、全天候“掌上辦”。通過在線方式開展訴訟,當事人參與訴訟從平均往返法院近6次減少到只需要1至2次,甚至一次也不用跑。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人民法院在線訴訟加速推進,2021年全國法院網上立案1143.9萬件,實現疫情期間“審判執行不停擺、公平正義不止步”。

          三是構建多渠道訴訟服務平臺,減輕群眾訴累。全國法院全面建設信息化訴訟服務大廳,為來院當事人提供立案、咨詢、調解等全方位的訴訟服務。開通12368訴訟服務熱線,以電話接入、語音和短信等方式,為社會公眾訴訟活動提供最為便捷的服務。在各地法院建設基礎上,最高人民法院進一步建成全國法院12368統一調度中心、全國法院統一短信平臺,實現12368“一號”全國通辦。

          二、建成智慧審判系統,讓公平正義更好更快實現

          人民法院積極推進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現代科技在審判工作中應用,助力法官尋找事實、適用法律。

          一是推行基于電子卷宗的全流程網上辦案,促進辦案智能化升級。2016年開始,最高人民法院全面推進人民法院電子卷宗隨案同步生成和深度應用,指導各級法院隨案制作電子卷宗,法官基于電子卷宗開展閱卷、合議等工作,審理過程全程留痕。通過電子卷宗隨案同步生成和網上流轉,以往平均耗時15天的上訴案件卷宗移送工作,現在僅需幾分鐘即可完成。

          二是研發各類智能審判輔助系統,大幅減輕法官事務性工作。依托司法人工智能先進技術,為法官審判辦案提供案件卷宗信息自動回填、法律知識服務、文書輔助制作、類案自動推送、庭審語音自動轉錄等智能輔助辦案工具,減輕法官事務性工作30%以上,庭審效率提升20%以上。

          三是推進跨部門信息共享,實現多業務在線協同。實現政法機關辦理刑事、減刑假釋等案件網上協同化,統一證據標準,強化相互監督,保障司法公正;實現與交通管理部門、保險機構、鑒定機構等辦理道路交通事故糾紛網上一體化,推進保險行業人民調解前置、損害賠償標準統一,保障人民群眾合法權益。

          三、建成智慧執行系統,為破解“執行難”提供堅強支撐

          執行工作是整個司法程序的關鍵一環,人民法院堅持執行信息化,構建現代化執行工作體系,不斷健全解決“執行難”長效機制。

          一是建成網絡執行查控體系,破解查人找物難題。積極推動建立覆蓋全國法院及主要財產形式的網絡查控系統,與中國人民銀行、公安部等10多家單位、3900多家銀行聯網,可以查詢被執行人全國范圍內的不動產、存款、金融理財產品、船舶、車輛、證券、網絡資金等信息,對各種財產形式做到全面覆蓋、一網打盡,實現了依法調查財產方式的根本變革。

          二是構建聯合信用懲戒系統,有效震懾失信被執行人。加強與社會征信體系對接,與國家發改委等60家單位開展聯合懲戒,對失信被執行人擔任特定職務以及出行、購房、投資、招投標等進行限制,讓失信被執行人“一處失信、處處受限”,促進了社會誠信體系建設。

          三是推行網絡司法拍賣,化解財產變現難題。通過淘寶、京東等7家司法拍賣平臺拍賣標的物,傳統拍賣程序中的公告、繳納保證金、競買、確認成交等所有拍賣行為,都在互聯網拍賣平臺上進行,著力解決財產變現難題,成交率、溢價率成倍增長,實現拍賣環節違紀違法“零投訴”。截至2022年9月,全國法院網絡拍賣成交額超過2萬億元,為當事人節約傭金超過600億元。

          四、深化司法大數據應用,助力司法管理和社會治理精準化

          司法大數據是經濟社會活動的晴雨表,蘊含著重要價值。人民法院利用信息化手段深化司法公開,建成人民法院大數據管理和服務平臺,運用司法大數據完善司法管理機制、服務經濟社會治理。

          一是支持司法信息主動公開,增強司法工作透明度。建成審判流程、庭審活動、裁判文書、執行信息四大公開平臺,支持案件信息依法公開,構建開放、動態、透明、便民的陽光司法機制,提升司法公信力。截至2022年9月,中國庭審公開網累計直播庭審2000余萬場,訪問量超過500億次;中國裁判文書網累計公開裁判文書1.3億余篇,訪問量超過900億次。

          二是建成全世界最大司法審判信息資源庫。建成了覆蓋審判執行、司法人事、司法研究、司法政務、信息化管理和外部數據等六大類數據的國家司法審判信息資源庫。實現全國法院所有案件信息實時、自動匯聚,每5分鐘自動更新,已累計匯聚案件信息超過2.8億件,數據可信度長期穩定在99%以上,為開展精準分析創造了條件。

          三是深化司法大數據分析,服務司法管理和社會治理。支持審判態勢實時分析,每年自動生成各級法院各類統計報表750余萬張,使我國法院全面告別人工司法統計時代。實時開展不同地區、不同層級、不同時間審判態勢分析和業務研判預警,為司法改革和司法資源調配提供詳實依據。開展司法大數據專題分析,建立面向社會治理的司法指數體系,分析經濟社會運行的矛盾糾紛及其發展趨勢,已累計形成1200余份專題報告,有力服務國家立法和社會治理。

          五、創新智慧法院理論體系,推進訴訟制度在信息時代跨越發展

          人民法院依托現代科技,重塑傳統的線下審理模式和訴訟流程,構建完善互聯網司法規則體系,推進中國智慧法院由技術領先邁向規則引領。

          一是發布系列指導性文件,加強智慧法院體系工程頂層設計。先后出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加快建設智慧法院的意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全面推進人民法院電子卷宗隨案同步生成和深度應用的指導意見》等一系列指導性文件,建立健全人民法院信息化標準體系,為全國法院信息化建設提供遵循和規范,促進智慧法院建設從抽象到具體、由局部到全局、由定性向定量的轉變。

          二是出臺三大在線規則,推動構建互聯網司法新模式。去年以來,最高人民法院在全球率先出臺人民法院在線訴訟、在線調解、在線運行“三大規則”,形成了既分工明確,又銜接有序,有效覆蓋司法活動全領域,貫穿審判執行全過程的規則體系,使各類在線司法活動有規可依、合法規范,標志著中國特色互聯網司法規則體系基本建立。2021年底修改的民事訴訟法,廣泛吸收人民法院在線司法有關成果,明確了在線訴訟的法律效力,有力推動了信息時代訴訟法律制度與時俱進。

          三是出臺區塊鏈司法應用的意見。今年5月,發布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加強區塊鏈司法應用的意見》,提出推進建成人民法院與社會各行各業互通共享的區塊鏈聯盟,進一步指引區塊鏈技術在司法領域深度應用。

          中國智慧法院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未來可期。下一步,人民法院將繼續深化智慧法院建設,完善互聯網司法模式,著力建設以知識為中心、智慧法院大腦為內核、司法數據中臺為驅動的人民法院信息化4.0版,繼續推進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實現跨越式發展,努力創造更高水平的數字正義。

        責任編輯:劉帆
        购彩中心彩票